阿里采用深度整合的意图逻辑+新零售改造, 腾讯抢占支付入口+流量变现
发生在实体零售赛道的投资“竞赛”,并不是阿里和腾讯在同一个赛道竞争性投资的第一次。按照此前阿里和腾讯在各自投资方式上,影响到标的公司的后续发展来看,阿里和腾讯的投资逻辑,也有很大的不同。
新零售:阿里布局新零售比较早,占先机,腾讯防御跟随,动作快
新零售:阿里布局新零售比较早,占先机,腾讯防御跟随,动作快2017年初,阿里完成私有化银泰。从这开始,阿里率先密集出手布局新零售投资。先后签约了上海百联集团、入股上海联华超市、福建新华联,以及重磅级的入股高鑫零售(大润发、欧尚)、投资居然之家。到了下半年,尤其是2017底12月,腾讯通过
阿里的融合改造
阿里出手的标的公司,因为其升级自身的需要,很一部分是被整体吸收整合进入阿里大生态体系。这种情形,以前被有些人简单地误解为是被“阿里投死了”,甚至出现了“阿里投谁谁死”的说法。不过,经过一段时沉淀之后,现在行业普遍认为,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观点,“你算的是投资的小账,阿里算得是大账”。
仔细观察后发现,这些标的公司看起来不显眼了,或是被弱化了,实际上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存在于阿里经济体中,有些现在活的反而比以前更好。这些公司改头换面出现在阿里经济体中后,也让阿里经济体中的其他物种活得更好,更让整个阿里,乃至社会整个商业、经济大生态繁荣了。从这方面来说,阿里投资的公司融入阿里生态圈,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变好了或者变坏了。
比如,优酷被阿里收购后,它的很多技术转化成了视频产品,通过阿里云,出现在了很多网站上,让其他网站过得更好。
腾讯抢占支付入口,流量变现
腾讯投资的本质,“赋能”反而可能像是拿来做幌子,流量变现和抢占支付入口才是关键。腾讯基于这种投资策略,可以看出三个特点:
1、全面撒网。利用手上掌握的像黑洞一样的流量优势,把距离钱远的社交流量,流量导入离钱近的领域,进行商业化变现,换取各种创业公司的股权,进行收割;
2、“故意截胡”。腾讯在互联网领域的很多投资,完全是出于围堵对手的目的,培植“雇佣兵”去挑起互联网行业内战,并非为了繁荣社会经济和商业生态。
比如,滴滴和美团。滴滴打车搞外卖,美团外卖搞打车。或者是京东和拼多多,腾讯对每家实体零售企业都是5%左右的占股比例。对此,行业分析人士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:“就很像一个人把饭桌上的每一道菜,都戳了一筷子。虽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全部吃完,但他却很想让饭桌的其他人,一口都吃不着。”
3、利己主义。腾讯的投资看起来是利他的,实际上是利己的。总就是为了花小钱(5%左右占股)占大便宜。以股东身份,导入腾讯社交流量变现,以及抢占各个实体零售交易的支付场景和入口。
综合比较下来,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以印证以上观点,腾讯体系内排队上市的,都是腾讯投资的公司;而阿里经济体内,排队上市的,反而都是生态伙伴。
社区新零售,物业跨界做社区新零售供应链要怎么做?
社区新零售,物业跨界做社区新零售供应链要怎么做?虽说物业手握社区商业的话语权,但社区新零售是涉及到技术、系统、供应链、仓储、运营、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,是一个比物业服务更复杂、更重资产的事情,物业刚摆脱保洁、保安、维修、绿化的人力枷锁,不会轻易给自己带上另一个枷锁。新技术、新业态
企链宝-全国深度供应链商企平台
企链宝(https://www.lm82.com/)是目前全国深度供应链商企平台,撮合企业产品供需的基础上,提供供应链金融、商会入驻、对外出口贸易服务,提供国际追溯领域内最具公信力的追溯云服务。是谷融集团在产业联盟管理、国家追溯体系认证、深度供应链管理版块的真实落地。